本科及高职院校成员单位

点击:[]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南宁市人民政府举办,自治区、南宁市共建的一所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前身为1984年创建的南宁职业大学。2009年11月,学校通过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示范建设验收,成为全国首批28所、广西首家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2019年7月,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高等专科学校”。2019年12月,成功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是广西唯一入选的高等职业院校。

学校入选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中国高新区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一带一路”国家技术技能人才实训中心,荣获“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全国高职院校教学资源50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资源50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示范校50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示范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自治区文明校园”“广西清廉学校建设示范校”等称号,建成3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办学成果丰硕。

学校占地1725亩,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下设13个二级学院,60个专业,有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8236人,成人继续教育学生3000多人。

学校建成一支以国家优秀教学团队为领军、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截至目前,我校拥有教职工1525人(含外聘),其中专任教师975人。拥有市级以上各类高层次人才430余人次,其中国家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贡献奖等国家级各类人才20余人次,广西教学名师、广西工匠、广西技术能手等自治区级各类人才50余人次,南宁市特聘专家、南宁市首席技师等市级各类人才360余人次。拥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1个、全国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自治区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1个,自治区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南宁市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南宁市人才小高地1个。

学校贯彻落实广西实施强首府战略,紧紧围绕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1+1+4+3+N”目标任务体系,深入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新一代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一带一路’数字东盟跨境电商综合运营协同创新中心”3个国家级平台建设。对接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建筑及房地产、现代服务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点支柱产业及新兴产业群、产业链,布局和调整构建专业体系,以建筑室内设计、软件技术两大国家高水平专业群为龙头,带动智能制造、酒店管理、现代物流、智慧财经、文化传媒、创意设计、国际服务、新能源汽车等8个专业群建设,布局电子与信息、装备制造、土木建筑、财经商贸、教育与体育、文化艺术、交通运输、旅游、新闻传播、轻工纺织等10个专业大类,拥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国家精品专业1个、国家示范重点建设专业6个、国家级精品课程9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7门,打造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学校入选全国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改革专业18个。

学校积极探索与本科院校联合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与桂林旅游学院联合举办旅游管理等产教融合应用型本科专业;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开展高端应用型本科人才联合培养;与南宁师范大学联合开展县级中职学校教师定向培养本科教育。

学校与华为、京东物流、中联集团、阿里巴巴、李宁体育等世界知名企业和南宁龙头企业融合发展,建成建装配式建筑产业学院、南宁ICT产业学院、RCEP跨境电商产业学院、宝德人工智能现代产业学院、元宇宙产业学院、李宁时尚产业学院、中国-东盟数字新文创产业学院、中国—东盟智慧物流产业学院、智慧财经产业学院、广西桂华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等10个特色产业学院,建成广西人工智能职教集团、广西民族技艺职教集团、广西餐饮职教集团、南宁职教集团等4个职业教育集团。

发展至今,学校建有57个校内实训基地、196个校外实训室,设备总值3.55亿元。建立六大自治区“千万工程”专业项目,拥有富士康南宁科技园实训生产线、GE智能平台自动化系统应用实训室、西南地区首个ABB工业机器人创新应用中心等一批世界先进实训中心。

2018年12月,西南地区最大、总投资10亿元的广西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落户学校,新增现代控制、现代电子信息、现代制造、现代服务与民族工艺、食品工程与生物医药等五大先进实训中心,拓展学校办学空间。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以建设中国—东盟教育开放合作试验区为契机,主动融入“面向东盟的职业教育开放合作创新高地建设”,与东盟国家10所高校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与区内外256家行优质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成立“中央统战部港澳台青少年文化交流与创新创业基地”,促进职业教育区域交流与合作。

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率高。建校至今,学校已为社会培养输送了12万余名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多年来,学校发展得到了国家教育部、自治区、南宁市各级领导、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为学校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16年11月,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孙春兰到学校视察,称赞学校办学理念好、教学模式好、硬件设施好、学生就业好、办学质量好。


南宁学院简介

南宁学院的前身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1985年创办的邕江大学,2009年,南宁威宁集团以股份制的形式参与办学,成为共同举办者,双方在章程中明确不从办学中获取经济回报;2011年,合作共建的新校区投入使用;2012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高校,更名为南宁学院。学校现设二级学院12个,开办本科专业33个,覆盖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经济学等4大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20487人,其中本科生19760人。

办学思路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非营利性办学原则,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升本以来,学校积极探索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道路,贯彻“应用型、开放式、新体验”的办学理念,以“质量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为主题,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专业与课程建设为核心,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重心,铸造应用型特色之魂、立稳服务地方发展之根、强固产教融合之本,努力为新时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前,学校已成为国家首批应用技术大学试点高校、广西新建本科学校转型发展试点学校、自治区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单位。

办学条件 学校校园环境优美,国家AAA级景区“不孤湖”景区坐落在校园内。校园占地面积75.21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6.16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22.4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98亿元,建有智能制造研创中心、列车驾驶操控实验室、BIM实验室等实验实训室237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间、自治区级示范性实验实训中心1个。有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原国家质检总局中国质量研究与教育(南宁)基地等高端协同育人平台;有自治区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校外实习基地181个。图书馆建筑面积25804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45.57万册,电子图书250.84万册,数据库32个。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总数1007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比41.61%,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67.58%。有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自治区级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艺术大师以及企业技术专家等知名专家学者和行业骨干。

人才培养 学校聚焦应用型人才培养,深化应用型理论研究,促进办学理念向应用型转变,结集出版了《创新创业教育新体验》《实践教学改革新体验》《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新体验》等教学改革研究论文集8部、《变道超车——新型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探索》专著1部。深化专业建设促进学校办学思路向应用型转变,拥有广西重点学科1个,建有自治区级重点(特色)建设专业6个、广西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入选广西创优计划项目4个;深化课程改革促进教学向应用型转变,重构课程体系,重组课程内容,开展了100门应用型示范课程和77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获批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8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向应用型转变,探索并形成6种产教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模式;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人才培养目标向新时代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规格转变,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在2020软科156所中国民办高校排名榜中位列第22位。

立德树人 学校重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十三五”以来,学校思政课教师参加教学类比赛或评比累计获得奖项38项,其中国家级奖项4项、自治区级奖项35项,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人。思政队伍入选广西思政杰出人才骨干教师支持计划4人,入选南宁市大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家委员1人,4人入选南宁市委宣讲团专家库。精心培育“厚德微讲堂”德育品牌。学校创建了“不孤志愿服务”和“英雄精神传承”两大校本德育品牌,持续培养学生公益奉献精神和崇尚英雄精神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四导”(引导、倡导、指导、辅导)工作法为抓手,统筹“十大育人”体系,构建“三全育人”格局。

应用研究 学校重视开展应用研究工作。建有科研平台20个,其中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个,其他省部级平台3个,市厅级平台3个;“十三五”以来,学校省部级科研项目立项24项、市厅级科研项目280项、县局级项目30项、横向科研项目174项,科研经费累计投入9702.03万元、科研成果获奖71项;教师发表高水平论文376篇,出版专著35部;师生授权专利963件,科技成果转化32件。

国际交流 学校将东盟国家和周边地区作为交流合作重点,拥有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主导,南宁学院牵头,名校、名企参与共建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广西中国-东盟综合交通国际联合重点实验室。搭建了中国—东盟质量研究与教育中心、南宁(东盟)轨道交通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等合作交流平台。入选“2020年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筹建合作院。截至目前,学校与48所境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为泰国18所院校提供城市轨道交通师资培训,与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泰国先皇理工大学等世界知名学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选派56名学生到马来西亚、澳门、台湾合作院校参加短期学习和攻读硕士学位。近年来接待来自泰国、马来西亚、英国、法国、苏丹、斯里兰卡、莫桑比克、肯尼亚、赞比亚、蒙古、埃塞俄比亚、巴拿马和乌克兰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教育访问团。

培养质量 学校历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高于同期广西高校的平均水平,已连续9年荣获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十三五”以来,学生在学科竞赛中累计获国家级奖项440项,省部级奖项2322项,其中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累计获得国家4银、12铜,自治区34金、44银、242铜,成绩位居广西高校前列;学校在2017-2021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学科竞赛排行榜中位居同类本科高校全国第80位。

本科办学以来,学校的改革发展得到了上级领导、同行和社会的关注与鼓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万鄂湘、时任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李晓红等领导以及我国著名教育学家潘懋元先后到校调研指导,对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做法和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学校先后近35次受邀在国家和自治区内外各类平台上分享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经验,近200所区内外兄弟院校到校就应用型本科建设进行考察交流;新华社、《中国教育报》《广西日报》和广西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学校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2016年,学校荣获“广西五一劳动奖状”,2021年,学校获评“第二届自治区文明校园”,2022年,学校获评“广西首批绿色学校”。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简介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是一所由柳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学校。学校于2006年2月设立,前身为柳州师范学校(创办于1940年)。2007年5月,柳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柳州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和柳州市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校整体并入学校。学校坐落于柳州市官塘职教园区,校园占地面积1003亩,以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为主导,集中等职业教育、学历教育、成人教育、远程教育、国际留学生教育和技能培训于一体。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落实“三全育人”理念,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毕业生就业率每年均达92%以上,获得2018年、2019年、2020年全区高校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目前学校全日制在校生20481人,成人教育在册生3315人。设有师范教育学院、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学部、开放大学等教学单位。学校与鹿寨县人民政府合作,设立柳州城市职业学院鹿寨分院(中专部),开展中高职衔接教育示范改革,实现中高职融通办学。专业方面,开设有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新能源汽车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影视多媒体技术、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等41个高职专业,建成1个国家级骨干专业,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5个自治区职业教育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1个广西职业教育发展研究基地。学校为广西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国家1+X证书试点院校。

学校树立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理念,党建工作质量有新提升。2021年6月28日,学校与柳州市委组织部联合,率先在广西成立首家城市党建学院——柳州城市党建学院(党员教育培训基地),开启了党员教育培训的柳州模式。2022年1月,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外事办(港澳台办)党支部获教育部评为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学校坚持项目引领,深化产教融合,是广西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广西汽车集团、广西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广西建工轨道装配式建筑产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合作办学。现有2个职教集团(柳州建筑装饰职教集团、广西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职教集团),7个产业学院。2021年,“数字化(BIM)装配式建筑产业学院”入选广西首批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产业学院,民族工艺(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示范性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入选自治区首批示范性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2022年,我校成为广西唯一入选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中小学生校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学校坚持国际化发展道路,借助“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创新实施“职业教育伴随企业走出去”,助力柳州职业走向海外,形成以印度尼西亚、老挝、菲律宾三国为主,辐射东南亚、中亚以及意大利、匈牙利、德国等30多国的国际教育格局。自招收国际学生以来,学校有来自印度尼西亚、老挝、俄罗斯、巴基斯坦、美国、英国等24个国家的国际学生1200余名,留学生数量长期位居广西高职院校前列。学校依托柳州汽车产业优势,与上汽通用五菱公司深度合作,在印度尼西亚设立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必利达分院,是广西首家在境外设立分院的职业院校;与老挝教育部合作开展订单班人才培养,为在老挝的中资企业培养技能技术人才。2017、2018年,学校连续两年荣登“全国高职高专国际影响力50强”榜单,是广西高职院校中唯一蝉联国际影响力50强的高职院校。2022年6月,获评柳州市委市政府“柳州市贯彻新发展理念先进单位”。2022年8月,成功入选为8个全国“鲁班工坊”有条件运营项目之一。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高职院校,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是广西唯一一所公办建设类高职院校。

学校创建于1958年,秉承“厚德、励学、敦行”的校训,传承一以贯之的土木工程教育传统,培养了一大批建设工程技术精英,为建设行业输送了8万余名优秀专业人才,享有“八桂鲁班摇篮”“建设英才基地”等美誉。2019年12月,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首批“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被自治区教育厅、财政厅批准为“广西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

学校现有罗文、武鸣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818亩。全日制在校生2.22万余人,教职员工980余人。设有10个二级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管理工程学院等)、7个中心(教师发展中心、科研中心、国际交流中心等)、3个校属企业(含国家高新技术广西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开设全日制高职专业41个,其中,央财支持服务产业能力专业2个,自治区级优质专业6个,自治区级急需专业1个,自治区级特色专业2个,自治区级优势专业4个。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2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9门,自治区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5个,自治区级在线精品课程4门。拥有“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建筑技术专业性实训基地”等6个国家级实训培训基地以及8个自治区级示范型实训基地、6个自治区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1个自治区示范性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自治区级职业教育专业发展研究基地3个。

学校拥有一支实力雄厚、“双师”比例高的教职工队伍,有全国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广西教学名师3人,广西优秀教师3人,广西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全国技术能手1人,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3个。

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学校基层党组织获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个、“样板支部”2个,学校入选广西第一批全区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校,荣获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等授予的“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和自治区文明委、教育厅等部门授予的“自治区文明单位”,学校易班入选全国首批四星级易班工作站。形成了从全日制高职教育、成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全方位、多层次办学格局,建立起全程化、全覆盖的“课堂教学-项目训练-岗位锻炼-企业实践”的教育体系,是教育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确定的全国“建设行业实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教育部批准的全国首批百所“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全国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全国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AI+智慧学习’共建人工智能学院项目建设学校”、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高校、全国第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是广西“‘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改革试点单位”,荣获“自治区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自治区就业先进单位”“自治区高等学校安全文明单位”“自治区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荣获全国职业院校精准扶贫协作联盟授予的“全国职业院校精准扶贫协作联盟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优秀成果优秀奖”和“广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成绩显著,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获金奖。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与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多所大学、机构和企业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近年来,学校凭借毗邻东南亚的地缘优势,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努力建设助力建筑企业“走出去”的行业人才培养培训服务新地标。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扎实推进内涵建设,持续增强办学实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以高质量高标准推动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向着建成具有鲜明建筑行业特色的高水平职业院校目标努力奋进!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8年,坐落在“中国绿城”广西首府南宁市美丽的相思湖畔、邕江之滨,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是全国首批、广西首家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国家示范性高职建设重点培育8所院校之一,国家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优质校。

学校占地776亩,校舍面积5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7.8亿元。现有在籍在校学生30398人,是广西第一所全日制在校生超过万人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18年保持在90%以上,毕业生就业质量逐年提高,涌现了一批以卓君(2011年中国达人秀冠军)、周本飞(广西政协委员、桂林政协常委,桂林国际电线电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澳大利亚电线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获“全国机械工业劳动模范”称号)和张锦成、丘德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为代表的杰出校友,培养了一批批高技能人才毕业生在各条战线上不断创造出辉煌的业绩,为社会建设和广西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的满意度达98%以上,位居广西高职院校首位。

学校现有教职工1231人,其中专任教师950人,其中:双师素质教师874人,具有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等高级职称的教师436人,其中二级教授14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665人。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0人,全国技术能手14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6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3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5人,全国劳动模范2人,国务院督学、大国工匠、全国模范教师各1人;广西技术能手25人,广西五一劳动奖章12人,自治区优秀专家6人,八桂名师1人,广西工匠5人,广西劳动模范4人,自治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学2人,八桂学者1人;入选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 5人,广西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团队3个,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建有10个大师校内工作室。拥有一支对接产业链、大师引领、工匠支撑、名师指导、德技双馨、业务精湛、结构优良的高水平跨界复合型 “双师”型队伍,雄厚的师资力量为学生成才圆梦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经过一代又一代机电人的不懈追求与努力,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已成为广西乃至全国拥有“二级教授” “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和“全国技术能手”数量最多的高职名校,其独领风骚、阵容超强的师资队伍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正在引领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潮流,享誉广西乃至全国!

学校紧扣广西及北部湾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动态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体系,积极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专业。学校现设有10个教学部门,59个专业(含方向),其中,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个,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示范专业2个,全国职业院校交通运输类示范专业1个,国家示范性高职骨干重点建设专业及专业群6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全国机械行业技能人才培养特色专业3个,广西教改试点专业4个,广西优质专业14个,广西特色专业9个,服务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专业21个,服务做大做强做优广西工业专业23个,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专业8个,自治区示范特色专业5个。学院拥有国家精品课程1门、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品课程1门、自治区精品课程14门、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12项。

目前,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4.2亿元,拥有22个在同类院校中装备最优、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校内实训中心、158个实训实验室和21个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中心,是国家高技能人才(机电项目)培训基地、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中国模具人才培训基地、中央职业教育数控技术实训基地、IT职业技术教育工程定点院校、广西中职师资培训基地等国家级和省级职业培训基地。已在广西玉柴机器、上汽通用五菱、广西华银铝业等区内外近500家企业建成校外实训基地,并在柳州、玉林、桂林、北海等广西产业集群优势区域设立了校企合作工作站

2005年,学校在全国同类高校中率先同时通过GB/T19000质量管理标准和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认证,按该标准建立健全了一套完整的教育质量监控保障管理体系,加强了教育质量和安全稳定工作的过程控制,实现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持续提高,管理成效明显。

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规范管理,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方针,以学生需求为根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学院学生在国际、国内、区内各级各类职业技能比赛中屡获大奖,在广西同类高职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学院以服务社会为己任,充分发挥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广西乃至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并辐射至东盟地区。面向社会以及东盟国家有针对性地开设各种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及各种短期培训;为企事业单位提供直接技术服务;与东盟国家30多所院校建立合作交流关系;与国内10余所职业院校结成了对口支援关系。

学校先后被评为首批广西高端应用型本科人才联合培养改革试点单位、广西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和谐学校、广西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广西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突出贡献奖、广西高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广西高校安全文明校园、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优秀奖。

九万里鲲鹏正举,北部湾风生水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院师生员工将继续秉承 “自强弘毅 知行合一”的校训,以一流的教育服务,一流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一流的师资力量,培养一流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不忘初心再出发,解放思想再起航,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精神和“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奋斗姿态,把学院建成“广西领先 全国一流 国际水准”高职名校。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65年的广西劳动大学,先后历经广西农学院热带作物分院(本科)、广西农垦职工大学、广西农工商职业大学等历史阶段。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广西首批独立改制的公办高等职业院校。

学校地处南宁市空港经济区,校园风景秀丽、文化氛围浓厚。现有在校生人数21000余人,其中泰国、越南、老挝、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9个国家的留学生130余人。

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同时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学校秉承“以德立人、以技立业”的校训,发扬“弘毅开拓、勤勉善成”的学校精神,坚持“服务、合作、开放”的办学理念,践行“盛德至善、博学致用”的校风,彰显“崇德强技、尚美至臻”的“思茗”文化理念,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职业院校。先后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优秀单位(广西唯一),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单位,全国首批百所高职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中国-东盟教育开放合作试验区来桂留学基地培育学校。

学校坚持以农为特色、一二三产类专业协调发展的办学方向,主动对接区域经济支柱产业与战略新兴产业调整优化专业结构,设有农业工程学院、康养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大数据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传媒学院、物流学院、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等10个教学机构,招生专业47个。其中自治区优质专业17个、广西优势特色专业9个,建成国家重点建设专业8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3门、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农业农村部首届乡村振兴名师名课2门、自治区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6个、自治区级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6门、自治区级高等职业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门、自治区精品课程19门;拥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3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 “1+X”证书国际推广中心2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自治区示范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10个、广西首批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产业学院2个、自治区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项目6个、自治区涉农专业链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实训基地1个,自治区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自治区示范性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1个,首批动漫人才培养基地1个,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个,入选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17个,获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27项(其中特等奖3项)。

经过多年建设,学院师资队伍结构逐步优化,优秀教学团队、名师辐射引领效果显著。学院专任教师队伍中,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占比64.30%,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3%。

学校不断创新多元化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牵头组建了由128家国内外行、企、校、研组成的学校理事会、组建中国茶业职业教育集团、广西茶业职业教育集团(2020年获全国首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广西物流职业教育集团、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联盟、中国农垦职业教育联盟等实体化运作的产教融合平台,充分发挥“一会三集团两联盟”在整合社会资源办学、推动合作育人等方面的作用,以“项目+人才+技术”的利益链为纽带,共建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产业学院和技术服务中心,开展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社会服务等项目70余项,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

学校不断创新服务平台,积极提升服务区域发展能力和水平,依托农垦系统资源优势,整合广西糖业、木薯等千亿元研发中心和茶叶、畜牧(生猪)等自治区级工程中心资源,形成了跨专业集群的“打包式”服务机制;建成1个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市厅级工程技术研究(服务)中心7个;依托创新平台和团队,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技术及成果推广应用,近5年承担省部级课题10项(农业部2项、教育部1项、自治区科技项目7项),开展各类横向技术服务项目250余项,为企业新增产值近15亿元;获得授权发明专利62件,实用新型692件、外观专利72件;省级科研成果获奖30项,其中科学技术进步奖18项、技术发明奖3项、重要技术标准奖1项、农牧渔业丰收奖3项、广西社科优秀成果奖5项,市厅级科学技术进步奖20项。

学校作为“自治区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充分发挥作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和自治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作用,近五年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荣获自治区级以上奖项150多个,其中国家级铜奖1项,自治区级金奖11个。连续20年荣获“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先进集体、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获“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创新创业50强)”,是广西唯一获此殊荣的高职院校。

学校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服务,牵头成立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联盟,每年举办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论坛,吸纳东盟国家10所职业院校、国内6省区50多个职业院校和企业,与近七十所东盟国家高校和“走出去”企业合作。依托“丝路智造学院”、“丝路茶学院”、东盟技术服务与培训中心等跨国合作平台,开展了中国-东盟课程共享平台建设、学生中外联合培养和交流互换、师资培训、“中文+职业技能”等实体化运作项目,开发被东盟国家院校认可的教学标准5个、共享课程45门,有力辐射带动东盟国家职业院校的发展。学校连续2年荣获“广西来华留学教育优秀单位”。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一、良好的办学条件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是国家公办中专学校,是第一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是国家重点中专学校,是广西第一批中等职业教育五星级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987亩,现有在校生48206人,其中高职生20884人,中职生27322人。教职工总数1004人,专任教师819人,其中正高、副高职称192人,双师型教师336人。校舍面积68.46万平方米,教学、实习设备资产值达13901.3万元。

学校建有环形跑道田径场、游泳池、室内体育馆、健身楼、KTV练歌房、大型超市,配有空调、热水供应的学生公寓。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建筑类实训基地、服装设计与制作实训基地;自治区财政支持的汽车应用与维修、数控操作实训中心、模具操作实训中心、建筑装饰实训基地、制冷与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实训基地、机电技术应用实训基地、会计实训中心、计算机及应用实训基地、旅游服务实训中心、幼儿教育综合技能实训中心;华夏基金支持的物流实训中心,以及实训条件优良、设备先进的电工电子、硅酸盐、商务类、酒店服务管理类、烹饪技能类、美容美发类等校内实训基地31个,实验实训中心(室)240个,校外实习基地208个。设有陈良国家教学名师工作室、广西理工名师工作坊、伦洪山技能大师工作室、民族掐丝技艺名师工作室、秋怡德艺双馨工作坊,学校还是自治区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国家建材特有工种技能鉴定站、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培训工作站、信息产业部电子计算机行业技能鉴定站等十个实训考证基地。

二、先进的办学理念

学校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需求者为中心,秉承“人人有才,人人成才,人人出彩”的教育思想,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通职业教育学生从中职到研究生的深造通道,搭建人人皆可成才的“立交桥”,实现技术技能人才的系统培养。以建设“国际水准、全国一流、广西第一”的职业院校为目标,坚持立德树人、质量立校、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

三、奋进的理工人精神

在长期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学校上下形成了“立德树人、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开拓进取、奋勇争光”的“理工人精神”。在“理工人精神”的作用下,全体教职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同舟共济,显示出关心学校发展的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努力自觉地维护学校的集体荣誉,自觉地以学校的整体声誉为重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强烈的集体意识和共同的价值观,自愿地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给学校,而使“理工人精神”成为学校全面发展的动力,极大地推动了学校的运作和发展。

四、特色的学校管理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学校贯彻“五个三”的办学理念和“七个一”的工作思路,坚持实行“三段六层七级”教学管理模式,“九全九美”学生管理模式、“渔翁得利”后勤管理模式,构建具有规范化、现代化和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和谐校园。通过不断创新机制,改革管理模式,丰富管理手段,优化管理环境,完善管理制度,实现学校的科学发展。

五、良好的社会声誉

学校获得社会广泛认同。2019年获得全国职业教育的最高荣誉——被国家教育部、人社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20年,被国家教育部授予全国职业院校传统技艺传承与示范基地,作为广西唯一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

近年来,学校还先后荣获第一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全国职业教育管理创新学校、全国德育管理先进学校、全国关心成长模范学校、中国企业教育培训机构百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百佳网站单位、全国文明风采优秀学校等荣誉;也先后成为了广西中等职业教育五星级学校、全区职业教育攻坚工作先进集体、自治区文明单位、广西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广西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区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自治区卫生优秀学校、自治区和谐学校、自治区绩效考评先进单位、自治区扶贫培训先进单位、全区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科研“20强”、自治区级示范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等多项国家级、自治区级荣誉,并连续12年蝉联全区中职学校技能大赛金牌数、奖牌数、获奖人数“三第一”,连续16年招生人数位居全区中职学校第一。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简介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成立于2005年,是广西最美的大学,学校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教师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展开强势的产、学、商、研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就业创业天地。截止2022年3月,学校有崇左校区、空港校区,占地面积3348.11亩,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6亿元,设有10个二级学院,开设23个本科专业,53个高职高专专业,目前,学校共有专任教师1620人,兼职教师810人,全日制在校生3万余人,教学用计算机4167台;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座位数23600个;图书馆藏222.74万册;电子图书178.16万册,生均图书101.85册。学校风景秀丽,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广西首个5G校园,校内实训基地(中心)39个共569间,学校产教融合合作单位416家;成立了广西本科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广西智能制造职业教育集团,拥有广西高校机器人重点实验室,还拥有现代化的国际物流综合实训基地、独具边贸特色的国贸综合实训基地、先进的新能源汽车共享园等,只为学生练就一技之长,更好地成长就业。每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达96%以上。

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办学宗旨。倡导用“五创”理念培养具有人文素养和科技精神的人才,倡导师生以敏感的思维以适应社会和产业热点。学校遵循职业属性,本科标准,产教融合,校地双赢、创新驱动,先试先行的原则,准确把握职业教育的时代性,树立现代本科职业教育构建“强调技术、突出应用、注重技能、关注创新、兼顾人文”的人才观并以此为核心开展试点工作。我们更懂得感性与理性共进,勤学与悟性同长,师生情真如亲的诱导式教育方式。

我们拥有美丽的校园,还拥有能唱响我们的精神与理想的、青春而哲思的校园歌曲。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提出职业人才“三爱、三学、三争”个人德行要求,促进学生“技能+知识+修养”协调发展,厚植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努力为每个人的“人生出彩”奠基。纵然我们知道,理想很遥远,但我们将执着前行,把学校打造成为文化型、思想型、应用型、创造型,国内知名、东盟有影响的国门大学。

学校设有汽车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智能工程学院、教育学院等10个二级院系。开设有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大数据工程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大数据与会计、汽车服务工程技术、建筑工程、工程造价、工艺美术、环境艺术设计、现代物流管理等23个本科专业;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学前教育、家具设计与制造、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等53个专业,逐步构建以工学为主,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等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突出贡献奖”“自治区文明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安全文明校园”“自治区和谐学校”“全区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全区学生军训先进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示范性标准化学生公寓”“广西高校后勤工作先进院校”“广西森林校园”“崇左市逐羊森林公园”等荣誉称号;被崇左市树立为“两新组织党建示范单位”。

河池市巴马民族师范学校简介

河池市巴马民族师范学校创办于1957年,是广西最早的三所民族师范学校之一,是河池市教育局直属的中等师范学校。2004年增办河池市第三高级中学,2014年增办河池巴马国际养生旅游学校。学校坐落于桂西北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核心区、世界著名长寿之乡巴马县城内,占地面积155亩,校园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被世人称为"攻读的乐土”“养生的天堂”,是莘莘学子成才的摇篮。

建校60多年来,学校共为河池、百色乃至全区培养了2万多名合格的中小学师资、幼儿园师资、旅游服务人才、商贸技术人才和各级各类管理建设人才。曾获得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青少年绿色文明园”、自治区“德育工作先进单位”、自治区“艺术体育教学优秀学校”及“全国生命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现有在编在岗教职工170人,其中,高级教师39人,硕士研究生5人,“双师型”教师占30%以上。现有师资90%以上是区内外高等师范院校、旅游院校本科毕业生,知识功底深厚,专业技能精湛。在校学生2600人左右,其中学前教育专业大专班学生140人,学前教育、旅游、电子商务等专业中职学生1200人,普通高中学生1230人。

专业种类丰富,办学模式成熟。开设教育类、旅游养生类、商贸技术类三大门类共11个专业。教育类开设学前教育专业,与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对口联办五年一贯制大专。旅游商贸类开设专业有:旅游服务与管理、导游服务、景区服务与管理、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厨师)、旅游艺术表演、康复技术等专业,与广西中医药大学、桂林旅游学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桂林生命与健康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联办五年一贯制大专。商贸技术类开设有电子商务、市场营销、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业,与广西义商联合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平果大学园区创业孵化基地等企业联合办学,订单式培养。学校教学设施设备完善,实训楼、田径场、校园网等一应俱全,共建设有环幕导游实训室、幼儿保育实训室、电子商务实训室等32个实训室,满足教学需要。

坚持特色办学,科研成绩显著。开发校本特色课程,编写了“乡土系列”的历史、地理、音乐、舞蹈、铜鼓、导游等学科的校本教材。近三年来,承担市级以上科研课题36项。历年来,教师、学生参加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各类大赛,均夺得多项一等奖。建成“民族艺术(东巴凤铜鼓艺术)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培养了一批批特色旅游服务人才,在全区大中专院校中具有良好影响。

随着形势的发展,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不断提升,学校也在积极创造条件,向创办高等职业院校的目标奋进。

来宾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简介

来宾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位于来宾市教育园区西部区域,通过整合柳州4所中职学校和来宾2所中职学校而成,已成功列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并已列为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的重大建设项目,是来宾市培养电子、数控、汽修、服装、旅游、文秘、烹饪、制糖、计算机等专业人才的重点基地。校园规划建设用地958亩,建设总面积约22.52万㎡,概算总投资5.63亿元。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于2012年3月20日全面开工建设,当年11月完工并正式开学,共建成教学综合楼、信息技术实训中心楼、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训中心楼、食堂各1栋,学生公寓5栋及室外配套工程等,建筑面积约9万㎡,概算总投资3亿元;二期工程计划于2017年竣工交付使用,届时学校办学规模可达1.2万人。学校现有在校生4000多人,教职工322人,其中专任教师228人,正式聘任的高级职称教师53人,双师素质型教师152人。固定资产总值5346万元,其中实验实习设备总值2150万元,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电子电工、服装实训基地;有自治区财政支持的数控、汽车、制糖、烹饪实训基地;配备达广西示范标准的机电类、计算机类、文秘旅游类实训基地。学校采取“订单式”培养模式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同广州比亚迪公司、东莞联泰制衣厂、东莞康舒电子厂、来宾市迁江铝厂等86家企业建立了就业联系,实现毕业生高品质就业,就业率达96%以上。 学校是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2012年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评为学校广西示范性中职学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先进单位、广西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广西“绿色学校”、广西星火科技培训先进单位、广西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并记集体二等功,广西中等职校教科研“20强”。学校未来的办学方向是建设成为衔接中专、高职教育的“五年一贯制”高职院校,为来宾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简介

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创建于1984年,是柳州市教育局直属公办中职学校。学校占地458亩,总建筑面积22万多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713人,教职工528人。其中,特级教师1名,正高级教师5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名师4名,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名师培养对象2名。建校38年来,学校坚持立德树人育人方针,践行“厚德精技 求真尚美”的办学理念,努力实现“服务区域经济 成就师生梦想”的办学目标。学校实行二级系部管理,下设5系2部,分别是工程机械系、艺术设计系、文化旅游系、交通运输系、经济贸易系、公共基础部、体育教学部等,开设有新能源汽车等23个专业。

学校办学成果丰硕,先后获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自治区五星级中等职业学校”等荣誉称号,办学成果丰硕。

近年来,学校对照柳州产业发展方向,不断调整专业布局。学校现有物流服务与管理、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等23个专业,动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建成面向现代支柱产业及新兴产业的装备制造、交通运输、商贸物流、艺术设计和文化旅游等5个专业群;商贸服务、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电子商务、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检修等4个专业获批为自治区职业教育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物流服务与管理、服装设计与工艺2个专业列入自治区品牌专业建设名单。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是1998年全国首批国家批准成立的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是全国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是全国职业院校教学管理50强、全国职业院校学生管理50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示范校50强院校。

学校拥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国家级示范实训基地8个;自治区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6个,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4个,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建设实训基地2个;柳州市级千万元实训基地2个。

学校现有全日制高职专科生1.6万余人。学校入选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典型案例,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6人,“八桂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支,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8支;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个,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1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2个,全国模范教师1个,全国优秀教师2个,全国十佳创新创业导师1人,自治区级优秀教师1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自治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市级先模创新工作室3个,校级优秀人才工作室30个;广西优秀高技能人才1人,广西“五一”劳动奖章6人,广西民间工艺大师1人,“广西技术能手”11人次,“龙城技术能手”9人次,柳州市拔尖人才6人次,柳州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4人次,柳州市“个十百人才工程”人选9人次;1位教师评为享受柳州市特殊津贴名师。

学校设有机电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环境与食品工程学院、财经与物流管理学院、贸易与旅游管理学院、艺术学院、通识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共54个专业(不含专业方向)。现有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1个,国家示范重点建设专业6个,“创新行动计划”国家骨干专业6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1+X”证书制度试点2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国家级教学成果7项;国家级教材建设一等奖1项;主持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备选库)建设1个,参与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6个;自治区级特色专业15个,自治区级优势特色专业3个,自治区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6个,自治区级精品专业1个,自治区级优质专业14个;自治区精品课程27门,主持自治区级专业教学资源库4个。

学校是首批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机电项目)培训基地,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模具人才培训基地,中国智造铸造行业教育培训基地、广西中职、高职学校教师培训基地、广西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广西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试点单位、广西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柳州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柳州市中小学教师、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先后荣获全国青工技能鉴定示范单位、全国机械行业职教系统能力评价工作先进集体、广西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广西高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单位。面向社会开展中级工、高级工以及技师、高级技师资格认定26个工种。年开展各类社会培训与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超过4万人次。同时,主动为企业提供“订单式”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等服务。

学校深化国际化办学,积极搭建平台,与英国、德国、美国等18个国家与地区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合作,引入国际先进标准及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施教育部-DMG MS数控专业领域合作项目、FANUC数控系统应用技术中心项目、德国西门子先进自动化技术联合示范实训中心项目,通过与国际型企业共建上汽大众广西培训中心、柳工-柳职院全球客户体验中心、上汽通用五菱海外客户培训中心等引入国际型企业标准;通过与德国工商大会合作共建柳州市德国AHK职业培训中心,通过实施教育部中德职业教育汽车机电合作项目(SGAVE),与英国瑞尔公司、欧洲侍酒师学校、美国饭店协会学院等合作,引入不同专业标准及德国双元制、英国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专业内涵建设不断升级。2019年,学校与沙特卡坦尼集团、柳工集团共建沙特卡坦尼学院,2021年与柳工、泰国正大管理学院合作,共同以“中国标准”培养国际工匠,成为全国工程机械专业领域首个实现标准及资源国际有偿输出的高职院校。

学校牵头联合地方院校、企业、行业协会共建广西汽车产业职业教育集团,成为广西首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入选全国首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与广西汽车集团联合建立“青年创新实践基地”,与上汽通用五菱联合建立“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基地”与“新能源汽车培训中心”,为企业提供技术技能型人才储备。先后与广西汽车城柳东新区联合组建柳州市协同创新研究院,建设柳州市蔡鹤皋机器人院士工作站,建成广西自治区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与广西汽车城柳东新区、市工信局、世界500企业、国内500强企业联合组建柳州市工业机器人产业集群培育基地和ABB工业机器人培训中心。

学校积极开展双主体办学。与企业共建中兴通讯信息学院、华育中航学院、恒企管理会计学院、百捷互联网学院和尚云客软件工程学院,校企一体化育人,推动校企深度交融,共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坚持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探索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有效衔接机制,先后成立“柳州螺蛳粉产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学院”“智能云财税产业学院”“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学院”“直播电商产业学院”“文化创意产业学院”7个产业学院。其中,“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柳州螺蛳粉产业学院” 获批广西首批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产业学院。

学校率先引进美国《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率先制定职教版的卓越绩效质量评价标准,大幅提升现代化管理质量。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提高顾客(学生、用人单位、家长、政府等)满意度和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目标,形成全员参与、质量第一、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学校获评2019年度第六届柳州市市长质量奖。

学校在广西高校首设“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实现24小时响应、全方位覆盖。引入CRP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建立云计算中心和智慧校园,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

学校连续22年被评为“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突出)单位”。培养出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丘柳滨,中国五四青年奖章、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获得者袁茵,全国优秀教师甘达淅,“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梁华、房九林,奋斗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技术工程师陆利雁,投身南极科考的技术专家韦勇豪,广西“最美导游”黄杰,柳钢化学分析技能专家、广西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黄芝敏,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获得者肖杰夫,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银奖并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亲切接见的黄浩等一大批典型的优秀毕业生,他们在世界各地各行各业贡献着柳职学子的智慧,为学校赢得了良好声誉。

在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下,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累累硕果: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青工技能鉴定示范单位(广西高校唯一)、全国首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以“匠心文化”品牌项目获评为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一校一品”学校、广西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广西高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单位(广西高校唯一)、广西优秀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广西高校唯一)、广西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广西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与管理先进集体、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文明校园。

学校秉承“让学生成为企业的首选”的使命和“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价值观,深入实施“党建引领,聚力‘双高’,彰显特色,建成国内一流高职名校”的发展战略,不断向“成为受人尊重的高职名校”的愿景奋力迈进,为世界职教贡献“柳职智慧”。


关闭